关于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澳客足球竞猜

设为足球竞猜app主页 | 加入收藏 |
足球竞猜app首页    |     建议提案    |     办理动态    |     总结报告    |     办理知识    |     办理规定    |    
建议提案搜索    按编号 按标题 按提案者 按类型  
  • 关于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


届次: 湘西州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
编号: 048
类型: 生态建设
提案者: 王磊
联名提案者: 1
主办单位: 州农业农村局  
会办单位: 州财政局 州住建局  
提案内容:

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改厕、污水治理、垃圾处理、亮化绿化等综合治理,饮用水安全率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好改善。

一、基本情况

以永顺县为例,全县主要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主线,结合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处理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县23个乡镇、303个村(社区、居)委会修建乡镇垃圾焚烧炉、村级垃圾焚烧池及发放垃圾桶,同时购卖部分垃圾收集车辆;饮用水源保护以修建饮用水池为主;生活污水处理主要为修建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同时兼顾修建部分分散式农户生活收集及处理系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主要对区域内的养殖户进行综合治理。

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县2008-2020年,累计建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2座,人工湿地、氧化塘及附属9个,厕所10座,单户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33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683米等。

二是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县城及周边的村庄污水基本实现接入城镇污水管网进行统一集中处理,对城区三条河流的污水主管道及支管进行了排查,开展城区污水治理、清理堵塞破损管沟100多次,露天排污现象基本消除。

三是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工作。2020年由生态环境局负责的26个村农村单户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完成85%,黑臭水体清零完成率100%。实施了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工程和北门河、连洞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完成“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5个。

四是垃圾治理。2008-2020年建设焚烧式垃圾处理设施2614套(包括乡镇焚烧炉和村级焚烧池),垃圾桶16510个,垃圾收集转运车8辆。基本上县域内全覆盖。全县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新型垃圾焚烧闷化炉9座,新增勾臂式垃圾清运车7台、勾臂可卸式垃圾箱80个、钩挂可卸是垃圾桶300个,聘请专职保洁人员2070名,逐步缓解垃圾处理难的问题。

五是推行垃圾分类。2020年在城区推行垃圾分类试点15个,乡镇推行垃圾分类试点23个,积极推进88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提质升级工作。

六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2008-2018年对两个养殖场进行了综合治理。修建了污水处理及干粪棚等治理设施。

七是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修建17处饮用水源池及附属设施。

八是推进厕所治理。2020年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等工作,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县农业农村局采取集中实施和单户以奖代补方式推开,完成州定任务20112座,省定任务4041座。由县文旅广电局牵头实施旅游厕所建设,全年任务25座,已完成18座,5座已完成主体,正在开工建设2座。由县住建局牵头实施完成16座城镇公厕建设。县教体局牵头实施完成43所学校厕所建设。县科工信局牵头实施完成20座企业厕所建设。县交通局牵头实施完成6座。

九是亮化工程。全县303个村基本实现全覆盖。

十是绿化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巩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建设,累计全县222个行政村(居委会、社区)获得湖南省绿化村庄(森林乡村)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

我州、县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

一是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差距大,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二是投资不足,湘西州点多面广,目前的投资不足以解决农村的垃圾、污水、饮用水源保护、改厕、绿化及房屋破旧破烂等方面的问题,仅仅只能满足解决农村垃圾处理等问题,改厕标准低,绿化无专项资金、旧房危房无修缮资金投入。

三是农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乱扔、乱丢现象仍然存在。农户改厕进度滞后。有的责任到单位的农户改厕任务,因资金原因至今尚未启动。

如何在组织保障、资金投入、实施方案制定等方面,围绕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旧房改造修缮等重点任务,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建议: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因地制宜、以农民主体的鲜明导向,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突出乡村建设特点,下大力气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及巩固成效,以更加扎实有力有效的行动,持续开展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

二是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地都要高度重视,站位高,制定行动方案,明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压实。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抓落实,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除了要加大财政投入外,也要调动社会资金,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多元投入格局。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则,整合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各地因地制宜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引导村容村貌建设、改善垃圾处理体系、规划污水治理系统。如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探索“村收镇运县处理”、边远乡镇“村收镇运片区处理”、边远乡村“村就近就地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及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开展农村陈年垃圾集中清理行动,解决“垃圾堆、垃圾沟、垃圾坡”等突出问题。在农村改厕上,推广适应地域特点、农民能接受的改厕模式,并注重粪污同步处理。对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推广农作物杆翻埋、碎混、覆盖还田技术,或对农药瓶、农膜定点回收处理。对现有农村老旧房子进行修缮加固,保留一些原乡村特色的民居民族建筑风貌,

五是建立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长期任务,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一年接着一年干,要强化监督考核,出台激励政策,建立长效机制。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与年度绩效考评、年终评优评先表彰挂钩。

提案回复:

州农案复〔2021〕第45号a类

 

州农业农村局对州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第48号提案的答复

 

王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州对标对表中央、省、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统筹做好农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全面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步伐,全州农村人居环境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进。全州1567个行政村已全面建立稳定的保洁队伍,生活垃圾基本做到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行政村比例已达到91.07%,全州1567个行政村均建有垃圾收集点,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1座,吉首市和永顺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全面启动,吉首市计划年底投入运行。

二是农村厕所革命纵深推进。2018年—2020年,全州完成改厕18万口,全州51.万农户完成30.2万口,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17年的45.34%增加到51%。新建(改造)乡镇公厕148座;今年新建农村公厕57座。

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2019投入1亿元建成4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20年投资3.5亿元建设19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18至2019年,争取中央农村环保资金10307万元,全州建设单户型污水处理设施1355套、联户式污水处理425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24套,2020年153个农村污水治理任务村全面完成,发改、农业部门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共计6000万元,用于凤凰县、永顺县、龙山县共15个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了黑臭水体治理,整治黑臭水体整治20处,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汛后河道、水库保洁清理专项行动。

四是农业资源化利用全面加快。全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为83.8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五是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层次推进。全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授牌村达到40个,全州启动了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每年以100个精品村、300个示范村的速度,推进州级美丽乡村工作。共完成1673个自然村2269公里,全州实现“组组通”。开展特色民居保护,我州已有172个村成功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131个村获得中央专项保护资金3.92亿元,成功申报成为国家支持的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州)之一,获得中央财政支持1.5亿元,累计投入4.2亿元,开展保护整治特色民居20022栋;全州共排查“空心房”3332栋,拆除(维修)3323栋,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470户,村寨绿化率达到36.39%,创建州级“秀美村庄”600个,全州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70%以上村庄达到绿色村庄标准。

虽然我州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还存在许多的短板和不足,需要今后下大力气解决。

一是重点难点问题仍需进一步攻克。我州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历史欠帐多,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制约,农村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厕所改造的资金保证等重点难点问题仍然需要下大力气解决

二是村庄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在管护长效机制的建立方面研究不够充分,加之因财力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我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专业化、市场化起步较慢,乡村治理的工作任务重,特别是垃圾、厕所、污水管网等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后续服务和管护仍需进一步加强。 

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村级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村集体经济普遍偏弱,村级承担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的能力不足,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不够特别是您提到的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大,投入不足,农村垃圾乱扔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并就规划、认识、投入、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采纳。

今后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切实加大宣教力度。抓好《湘西自治州农村住房建设管理若干规定》等贯彻落实尽快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大力开展文明新风进农村、五好家庭”“星级农户”“最美庭院等大评小奖活动,在广大农村倡导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利用美丽乡村大擂台赛、美丽乡村入画来等主题宣传活动的契机,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使农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人。

着力加大投入保障加大争资上项力度。搞好项目设计、包装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投入,做好相关项目试点和实施。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计划安排上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倾斜支持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抓好公益平台建设引导机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配套政策。逐步研究出台以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返利返税等多种形式鼓励引导有条件、有实力的实体和个人参与建设。

三是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加大垃圾处理力度。加快吉首、永顺两座大型垃圾发电厂项目建设步伐,通过试点推进的方式,以点及面,全面推开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落实,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加快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处理。按照中央部署,我州属于三类县,从2021年到2025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每年完成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77500口,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州实际情况厕所改造推广模式污水处理方法。加大传统文化古迹的保护。做好传统村落古桥、古井、古作坊的保护,特别加强对空心村治理和管理,避免因无人居住而荒废败落。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担,集体补充、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多元筹集的原则,合理确定政府、村集体和农户出资责任,探索建立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农户付费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提升管护服务水平做好各级各部门的有机衔接,理顺人、财、事的关系,落实部门责任。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建立完善村党组织领导、议事委员会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村庄管理机制,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垃圾收集转运等服务。完善村规民约将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互相监督,加快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签发人:田科虎

经办人:陈肖子俊

联系电话:15074338537

 

湘西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2021年8月24日


足球竞猜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21 xiangx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北路58号 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站所有内容均为湘西州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所有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