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休闲旅游的新业态,成为精准脱贫后乡村振兴和打造我州全域旅游新的举措。湘西州要想成为国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必须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的路子,目前,青山绿水和乡土民俗已成为我州休闲乡村旅游和发展民宿经济的绝版资源。
一、民宿旅游发展状况
(一)全国民宿旅游发展状况。我国民宿客栈主要分布于旅游业目的地区域,东部、南部及西南地区偏多,古城、古镇区域民宿客栈数量相对较多,西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数量偏少。其中云南省的民宿客栈位居第一,浙江排名第二,湖南排名第十。根据中国旅游协会统计,2017年全国约有民宿客栈20万家,其中广东2万多家,发展态势迅猛,出现爆发式增长。
国内客栈民宿经过近几年的火热发展,行业开始出现整合时期,部分标杆品牌摆脱了无序的、单体发展的模式,在资本的推动下正在走向四个大趋势:一是品牌化趋势,民宿开始重视品牌建设,出现部分标杆民宿品牌;二是连锁化趋势,部分民宿以连锁、加盟形式扩张版图,数量增长迅速;三是专业化趋势,培养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将标准化管理引入非标住宿;四是轻资产趋势,以输出品牌和运营团队的形式扩张。
(二)湘西民宿旅游发展现状。湘西民宿主要集中在凤凰古城和芙蓉古镇,占据了湘西州90%以上的民宿。一是凤凰高档文化主题客栈近两年不断涌现,如墨岚、禅茶清院、虎耳草等等,芙蓉镇也相应出现了八部堂、白河码头、天泉、王村草堂、静静家等个性化的中高档民宿,其中以白河码头为代表的新一代文化民宿,更是沉淀了芙蓉镇千年的历史变迁,使乡土与乡绅、民族与民国相融合的文化特色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二是凤凰古城和芙蓉镇很多中高端民宿在配套服务上日趋完善,提供了餐饮、书籍、音乐、电影、洗衣等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让客人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让客人感觉到客栈主人的温馨和亲切。一些民宿还相继加盟了品牌连锁店,走上了品牌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了服务品质。三是伴随着凤凰古城的名声鹊起,吸引了许多外商来凤凰投资民宿,外地人占凤凰民宿投资的55%。乡镇民宿主要还是以当地人自我创业为主,芙蓉镇80%以上都是当地人在经营民宿。凤凰和芙蓉镇经营民宿房屋租赁分别占77%和69%。客房数量一般在10—20间之间占70%,符合我国民宿客房数量标准。
二、湘西州民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受到制约。调查发现,我州除凤凰古城因地处县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相配套,民宿经济发展较快,芙蓉镇和其他地区民宿经济则发展相对缓慢,其主要原因:一是交通、水电等 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二是旅游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匹配。比如芙蓉镇在7、8月份旅游旺季时,停水停电是隔三差五的常事,生活污水也得不到有效处理,加上地处乡镇,为旅游服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或机构不到位、或事权不匹配,或管理与服务不及时。其他适合发展民宿和乡村旅游的边远乡村则因为交通可进入差,导致小资本不敢进入,大资本又引不进,藏在深山无人问。目前,湘西州的民宿经济发展与湘西在全国的旅游地位不匹配,与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不同步,与张家界和其他旅游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远。
(二)政策引导不力,发展不均衡。调查发现,芙蓉镇民宿与凤凰民宿相比严重失衡,一是发展规模失衡,二是民宿档次失衡。其中原因有二:一是凤凰景区是旅游目的地景区,芙蓉镇还是一个周边景区的游客聚散地;二是芙蓉镇居民的房地产是集体土地性质,凤凰城居民的房地产是国有土地性质,二者所带来的发展结果有天壤之别。芙蓉镇作为永顺县旅游产业的龙头,古镇居民房地产的集体土地性质不仅制约了本地居民自我贷款融资和自我造血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外来小资本和外来小资情怀进入古镇。同时由于其他引导政策力度不够,导致真正的乡村民宿旅游产业在湘西州广大乡村和乡镇还没有启动。
(三)高档民宿缺乏,体验感不强。调查发现,凤凰古城民宿平时均价为200元,节假日为400元,芙蓉镇平时价格为120元,节假日为300元。目前我州目前还没有一家像张家界5号山谷和莫干山地区的高档民宿,大多是一些中低端民宿,游客的体验度不高。很多游客反映凤凰古城太商业化,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相反游客对芙蓉镇民宿的满意度较高。据张家界最美民宿5号山谷老板介绍,一些多次来5号山谷的客人也许第一次是来看张家界的风景,但后面几次来客栈就是为了体验5号山谷的生活方式。5号山谷的房价已达1000——4000元不等,已是不亚于莫干山地区的国内高档民宿。
(四)缺少专业支持,发展后劲不足。调查发现,由于多数民宿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客栈的卫生和服务也没有严格的操作标准和规范要求,大多由民宿老板个人喜好来制定,大多满足不了顾客的多元化需求,易引起游客差评和投诉。而像凤凰古城“墨岚艺宿”、“山间花谷”、“印记风筝”等中高端民宿由于加盟了国内品牌酒店连锁,服务品质和营销推广、内部管理得到提高,市场好评度高,客源有保障,年入住率可达80%以上。但凤凰和芙蓉镇一些低端民宿则发展后劲不足,淡季客源没有保障,经营比较困难。
建议:
(一)以大乡村大景区的思路推进我州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充分发挥湘西生态和文化这一最大优势资源,围绕做大做强旅游龙头产业,以“神秘苗乡”和“土家探源”为生态旅游两条主线,把湘西州1.5万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乡村和大景区来统一思考、统一布局湘西的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按照“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的战略定位来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发展休闲民宿旅游产业这个新业态为抓手,引导城市居民、城市资本、城市智慧下得了乡,促进乡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同时城市地产也要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城市民宿、健康养生、艺术体验等旅游地产,服务休闲旅游产业,把湘西打造成一个以“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家园和谐”为主要特征的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
(二)以吸引各种民间资本助推民宿经济发展升级。制约湘西州民宿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种资本不能自由的进入乡村。一方面是农民大量进入城市,而城市居民、城市资本、城市智慧不能进入乡村,从而导致农村不断出现空心村。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打破城市资本进入乡村的政策瓶颈,引导各种资本和智慧流向乡村。一是要出台政策鼓励有能力有情怀的国家干部职工到广大乡村去“万众创业”,引导和带领农民利用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二是在资金贷款和税费方面向这些小微实体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和优惠,并在现有的资金奖励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在土地、房屋租赁、流转、转让等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特别是芙蓉镇、里耶镇、浦市镇、边城镇等旅游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的乡镇,应该出台政策将居民房屋的集体土地性质合理合法地转为国有出让地,以利于当地居民融资兴业,发展我州民宿旅游产业,并享受到旅游发展的红利,实现共享共赢。
(三)以更加包容的宽容政策逐步推动民宿旅游规范管理。随着中国进入休闲经济时代,国家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引导,民宿旅游已经成为休闲旅游产业的新业态。民宿旅游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遭遇许多政策瓶颈。比如绝大多数民宿因为达不到消防要求,而不能办理合法的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又因为没有经营许可证而不能在线上销售,没有税务登记证不能给游客方便提供税票服务等等。因此,要发展民宿经济、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必须在这些具体政策上出台管理办法,破解政策瓶颈。同时行业主管部门要在标准制定、业务培训、专业指导等方面加大对乡村民宿的管理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