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支出持续增长,推动中医药产业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当前,中央、省相继出台政策,将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州结合实际,推进建立了以提高质量、促进增收脱贫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机制,着力加快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技术和产地加工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中药材产业呈现加速发展势头。
一、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客观条件
第一,中药材资源种类繁多。湘西素有“天然药海”之称,仅花垣县有地道中药材20余种,吴茱萸、虎杖、山银花、紫苏、瓜萎、楠木香、一枝箭、山麝、七叶一枝花、杜仲、黄柏、贝母、淫羊霍等药材享誉全省。
第二,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仅花垣县有10余种药用动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如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的红豆杉、水杉等。2018年,花垣县被评为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2019年2月,花垣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花垣吴茱萸中药材荣获第五届中国中部农博会金奖,并推荐为湘西地理标识认定品种。
第三,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好。州委州政府重视中药材产业,呈现出规模不断壮大、品牌不断提升、市场不断拓展、效益不断显现的发展态势。如花垣县有12个乡镇、150多个村、近万户种植中药材,涉及15个品种,种植面积3万余亩,主要品种是吴茱萸、虎杖、山银花、紫苏、玫瑰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20年底,仅花垣县宏晟农业公司已建成吴茱萸中药材标准种植示范基地1063亩,按照直接帮扶模式,与全县37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约,先后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涉农整合资金达1250万元,种植面积8500余亩,带动全县4263户(其中建档立卡户2763户),实现产值2800余万元。
二、发展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对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近年我州发展中药材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中药材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和削弱了对该产业的投入,很多有利条件和资源优势未被开发利用,制约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坐失了市场需求的大好时机。目前,我州中药材种植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主要以家庭种植为主,大多是小规模、零散的种植,缺乏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企业运作,专业性人才匮乏,规范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质量和效益不高。
(二)中药材加工开发水平较低。主要加工手段是烘、烤、切、刨、晒、晾,新药品、新剂型、新工艺的研发极为欠缺,市场竞争力较弱。产品销售大多以农户为主,抗市场风险能力不高。
(三)中药材市场交易体系不健全。中药材流通体系缺乏全面规划和市场预测,缺乏流通大企业带动。目前,全州还没有专业中药材交易市场,产销脱节,购销供需信息传递滞后,直接吸纳中药材资源的能力弱,严重制约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中药材加工企业同种植户未建立起稳定的合同关系,没有长期稳定的药源基地,农户被动承担市场风险,收益不稳。
三、促进我州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做好产业规划。充分认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门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州政府组织农业农村、卫生健康、自然资源、林业有关专家,对全州中药材进行全面、系统考察,摸清家底,深入论证,制定保护和利用方案,为中药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二)打造产业园区。结合农业园区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布局、攻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加大政策引导投入力度,运用好市场力量,加快建立我州地道药材和大宗药材的生产基地,积极引导打造以吴茱萸、山银花、虎杖、紫苏、贝母、黄精、玫瑰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园。支持花垣在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筹划兴建集选种育苗、技术培训、规划种植、标准加工、检验检测、标准仓储、全程追溯、电子商务交易八大功能于一体的市场仓储销售展示平台,推动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优质企业或医药集团,支持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药材加工厂房,通过加工业的带动来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对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种苗繁育基地、收储加工销售等方面给予具体扶持,对新建中药材产业基地进行专项补贴,对中药材产业基地进行培管补贴。积极向上争取优惠政策,尽快组织力量,通过定项目、建基地、上规模,努力争取专项补助、项目支持、技术指导等支持。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提供借贷支持,降低贷款门槛,扩大贷款对象,增大贷款额度。
(四)培育产业体系。科学合理策划品种结构、产业布局,防止一哄而起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扶持和发展高科技生产加工企业,推动中药材生产、加工、仓储、包装、物流等全产业链发展。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或“科研单位 基地 农户”的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链接带动农户,扩大种植规模,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加强科技投入和信息服务,引进和研究一批实用新技术,提高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工、销售水平,健全和伸延产业链。鼓励提高中药材加工水平和精深加工层次,推动在gmp认证、新药研发、地产药材精深加工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实现由原字号销售向生产加工迈进。
(五)做好综合服务。州县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制定产业规划,研究支持政策,推动产销对接,实施人才和投资引进,组织专业培训,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协调矛盾问题,推动中药材经济发展。